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24日在四川映秀镇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中外记者阐述了抗震救灾目前存在的三大困难及其应对措施。温家宝表示,要保证大灾后不发生重大疫情。目前没有疫情出现。一旦出现疫情,政府一定会保证信息公开(据新华社)。 政府发现疫情后及时公开疫情信息,可以有效消弭各种谣言传播,更能让民众及时做好疫情防范工作,从而有利于避免因为疏于防范而导致疫情蔓延的不利局面。与此同时,政府及时公开疫情信息,也是尊重公众对于公共事件的知情权的需要,是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法》在内的法律法规提出的刚性要求。所以,及时、准确地公开疫情信息,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已经造成数万同胞失去生命,在这种情形下,确保一旦出现疫情公开处置,于保障灾区幸存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避免伤亡人数进一步扩大而言,尤其具有必要性。而国家高层领导人在此时此地作出保证灾区疫情信息公开的庄严承诺,更显示了疫情信息公开之于保障公民生命健康安全所具有的特别重大意义。 近些年来,尽管大多数地方政府都能及时公开当地出现的疫情信息,但是毋庸讳言的是,也有少数地方政府未能做到,比较典型的莫过于数月前安徽阜阳的推迟向社会公开手足口病疫情信息。这样一些推迟乃至瞒报疫情信息的行为,不但有违政府的职责与义务,有违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疫情扩大,加重了民众生命健康受损害的程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理作出的保证公开疫情信息的承诺,对于各级各地政府及其官员而言,实际上也是一堂深刻的政府信息公开课与生命教育课,更是对那些不够重视相关信息公开的行为与现象的警示。当然,确保疫情信息公开,需要有严厉的惩处与制度保障作后盾。但是,敬重生命意识在各级各地官员心目中的树立,是确保疫情信息公开乃至公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根本。也正因为如此,这堂在地震发生现场进行的“政府信息公开课”,值得各级各地官员细心体味、认真咀嚼。 |